Back to the Roots  小生意变1亿

Back to the Roots 小生意变1亿

蘑菇与咖啡渣,看似不相关的事,但是经由他们两人撮合,当蘑菇遇上咖啡渣后,竟在12年后成为美国排行第一的有机园艺品牌! Back to the Roots两位创办人Nikhil Arora及Alejandro Velez,当年因为大学教授的一堂课,获悉可用咖啡渣来种植蘑菇后脑洞大开,决定舍弃毕业后的高薪白领工作机会,当起城市农夫创业去! 许多城市小孩,吃鸡但不懂活鸡长成什么样,看到羊会指为马……城市化生活让现今的小孩远离了园艺及务农,天天不是功课、电视、就是手机,跟上一代放学书包一抛满街跑的生活,差太远。 Nikhil及Alejandro靠种蘑菇起家,到后来慢慢转型至销售蘑菇种植套装,再到后来把种植套装扩展至非蘑菇类,至今已经成为一家年销业额1亿美元的有机食品企业。 把品牌取名为Back to the Roots,就是希望带出回到根源、回味田园气息的感觉,让更多小孩与他们盘子里的食物重新连接! 好奇心催生咖啡渣种蘑菇 时间回到2009年2月份,正值大学最后一年的Nikhil及Alejandro本来互不相识,某天因对一名教授分享使用咖啡渣来种植蘑菇后很感兴趣,两人不约而同分别发了电邮给该名教授表示想深入讨论。 教授在同一封电邮内回复两人,还建议两人可以共同讨论。 一个简单的动作,把两个思维相近的年轻人拉在一起,Nikhil及Alejandro认识后觉得两人有许多想法一致,尤其对咖啡渣种植蘑菇这件事的好奇心,让他们都觉得“好像可以做得什么”。 在最后一个学期,由两人好奇心催生出来的“咖啡渣种植蘑菇” 实践项目,获得了校内商业计划比赛的第二名,还获得5000美元奖金。有了这笔奖金,两位决定创业去。 2009年10月份,他们租了一个200平方尺的单位,把原本的办公面积改装成适合种植蘑菇的温室库。从此以后,两人起早贪黑,清晨5点就开始工作,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 首先,为了长期获得咖啡渣,Nikhil及Alejandro先跟咖啡厅老板谈生意,希望可以回收店里用过的咖啡渣,经过半年的“试用期”获得对方信任,咖啡厅老板愿意支付两人比废物回收费用稍微便宜的数额,让他们可以获得咖啡渣的长期供应。 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 经过几个月的苦工,Nikhil及Alejandro种植蘑菇第一次成功收割,重量是3.14磅,并以每磅10美元的价格销售给美国最大有机食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Audible改写听书体验 DonKatz将想法变成事实

Audible改写听书体验 DonKatz将想法变成事实

在美国,每天早上有9300万人,因通勤而把这段最有价值的时间浪费掉,并且成为人们一天下来最烦躁的时段。 我们常说要善用碎片化时间来充实自己,尤其对因交通阻塞而把时间浪费公路上的人来说,利用这段时间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提升。 瞄准这个群体的潜在商机,本来是资深作家兼新闻从业员的Donald R. Katz,决定离开舒适圈,创办线上有声书Audible。 同样是主攻耳朵经济,比Clubhouse早了二十多年就面市的Audible,创造全新的听书体验,也是MP3随身听的始祖,更是全球首家通过网络销售数码音讯档的公司。 Don Katz的想法很简单,如果9300万人当中有9%人会付费,就有837万人每月付你10美元,这已经是很大块的肥肉。 想像总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总是残酷的! 文青创业 注定不平凡 出生于1952年的Don Katz,是靠文字创造为生的“文人”,早期是新闻从业员,后期还出版了3本畅销著作,包括批判美国中产家庭的《Home Fires》、获得芝加哥论坛报非小说奖的《The Big Store》,及讲述Nike企业精神的《Just Do It》。 身为作者,他的其中一个生活习惯就是在纽约市一面晨跑一面听书,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卡带、CD盛行的年代,带着一个笨重的随身机跑步是非常不方便的事。 1995年,已经43岁的Don Katz,决定把“数码有声书”变成更便捷与有趣的事,打造一个内容丰富的听书平台,用户通过数码配备下载后就可以听到。 于是,他撇下已有成就的写作事业,设立了Audible,矢志创新听书体验。但他完全没有科技背景,“文青创业”行得通吗? 正如所料,他的疯狂点子并没有获得认同,大家不是搞不到懂他在说什么,就是觉得他疯了,好好畅销作家不当,搞什么有声书?! 遇上科网泡沫 近乎倒闭...
单凭自行成长 撑起一片天

单凭自行成长 撑起一片天

我们常说一步一脚印,但是如果这一步走了32年,公司还是很缓慢地以单位数的增长率成长,你觉得这样OK吗? 美国女性运动服品牌Title Nine,从1989年创立至今,没有引进外部资金、没有上市融资,创始人Missy Park就凭着一股信念,靠着自己力量,从负债累累到做出1亿美元业绩! 以3万资金开始实践梦想 Missy Park这位女企业家的故事,要从美国1972年制订《教育修正案》第9条(Title IX)法令讲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到底有什么关联? 在教育修正法案第9条下,规定凡获得美国联邦财务补助机构的教育方案和活动,一律禁止性别歧视,包括大学校院及公立学区。 随着法案的成立,除了大幅提高美国女性的运动参与度,更间接促成全球重视女性在运动参与的公平与平等的诉求。 出生于1962年的Missy Park,高中及大学时期正好碰上这项开放,让她有机会参与校内许多运动项目。而热爱运动的她,除了是学校运动员,也是耶鲁大学的篮球队手,但她却一直面对一个苦恼,那就是找不到适合的女性运动服。 法令更动让教育平等,运动不再分男女之别,但市面上销售的运动服还是以男性身形裁制,女性只能迁就尺寸的大小来选购,不合身之余也不舒服。 在当时,还没有Lululemon、Athleta这些女性运动服品牌,连Nike也没有专为女士设计剪裁的运动服。 身为校队成员,Missy Park的运动生涯都在穿着不合适男性运动服中渡过。 1989年,27岁的她,决定开创一个“女版Nike”,推出专为女性剪裁的运动服品牌。感恩于自己是因为《教育修正案》第9条(Title IX)开放政策下的受益者,她把品牌命名为Title Nine,也是对美国女运动员的一份致敬。 敢冒险往往是企业家最基本的条件,对服装业或零售业没有太多经验的Missy Park,向父亲借了3万美元做为创始资金,把家里的车库改为办公处及货仓,把梦想付诸于行动。 吸引力法则组强大后援团 如果你相信吸引力法则,你就会明白为何有些人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可以给予援助的好人或贵人,Missy Park就是这么一位幸运儿。 草创时期没有资金聘请员工,她的身边却有许多好朋友拔刀相助,尤其来自篮球队员的好朋友们,有懂得编辑的、会平面设计的、还有可以帮忙设计企业标志的,组成强大后援团。...
Noubar Afeyan 生命科学顶级风投造王者

Noubar Afeyan 生命科学顶级风投造王者

人生,面对失败的次数总比成功来得多;如果你以为这种不如意的事,只会发生在平凡人如你我的身上,那你就错了! 他的公司现今市值1700亿美元,但是他的人生却曾经面对上万次的失败。从一位战争难民二代,到成为生命科学顶级风投的造王者,疫苗公司Moderna的联合创始人Noubar Afeyan的人生经历太精彩。 如果说每一次危机的洗牌,都会造就一批新富豪,那么Noubar Afeyan绝对是这波新冠肺炎疫情浪潮下的弄潮儿,因为他创建的全球顶级生命科学风投Flagship Pioneering,孵化出千亿美元市值的Moderna。 所谓时势造英雄,若没有2019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不会有太多人认识Moderna;若不是Moderna疫苗,更不会有那么多人会谈论Noubar Afeyan这个人。 难民二代的第三个选择 Noubar Afeyan的故事要从他的身世开始讲起,1962年出生于黎巴嫩的他,13岁时因黎巴嫩内战爆发,随家人流亡到加拿大,并在加拿大渡过了中学与大学时期。 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Noubar Afeyan于198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生物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大多数人博士学位毕业后的两个选择,就是走学术路线当教授做研究,又或者去大企业谋高识。身为一个外国移民,更因为整个成长期的漂泊经历,让Noubar Afeyan形成偏执乐观(Paranoid Optimism)的个性,也因此他选择了第三条路,那就是去创业。 ■Noubar Afeyan在黎巴嫩学校完成小学。(图:Business Insider) “偏执”与“乐观”本来是两种极端,太偏执的想法,会导致失去做某件事的魄力;但若是盲目乐观,就会变得危机感薄弱。所以Noubar Afeyan认为,创业是转化“偏执乐观”的最佳平衡。 1988年,当时只有24岁的他,说服了原在大学里任教的分析化学家Fred Regnier参与自己的创业计划,用创新的方法来提纯、合成蛋白质,及设计仪器来提高蛋白提纯效率。他还找来了创业经验丰富的Robert Fein,3人成立了一家叫PerSeptive Biosystems的公司。...
威士忌铁娘子,她勇闯禁地!

威士忌铁娘子,她勇闯禁地!

每个品牌都有一个故事,老板们,你家品牌的故事又是什么? 今天“企动人心”分享的故事,是一位非裔美国女性如何打破天花板,勇闯由白人男性主导的威士忌行业。 美国畅销书作家Fawn Weaver,因为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因为想捍卫非裔美国人曾经的贡献,原本想把这段事迹写成一本书或拍成一部电影,最后却成功创建了Uncle Nearest Premium Whiskey,成为唯一非裔美国人拥有和创建的烈酒品牌。 全球市场规模近800亿美元 威士忌是许多人喜爱的杯中物,截至2021年,估计全球市场规模达到796亿美元;而单单在美国,威士忌或波本威士忌(Bourbon,指产于美国、用玉米和黑麦酿制的烈酒)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4亿美元。 但翻开威士忌的历史,这行业从来都是由白人男性所主导,比如知名品牌Jack Daniel’s、Jim Beam、Johnnie Walker等等。 2016年某一天,Fawn Weaver在《纽约时报》阅读了一篇令她深感震撼的报导,文章是报导约150年以前,美国田纳西州(Tennessee)的 林奇堡(Lynchburg),一位具有天赋的年轻人Jack Daniel,在一间威士忌酿造厂工作。Jack Daniel在非裔酿造师父Nearest Green的引导下,成就了后来闻名全球的Jack Daniel’s威士忌品牌。 报导中的一张照片,更是撼动了Fawn Weaver的心灵,照片里Jack Daniel与他的酿酒团队皆为白人,而坐在Jack Daniel旁的Nearest Green是唯一的非裔,并且是整支团队中的最关键人物之一。...
SoulCycle 从1间工作室到9亿美元大集团

SoulCycle 从1间工作室到9亿美元大集团

搬来几部飞轮健身车,把灯光调暗,把强劲的音响调高,就这么一个“魔术”就变出9亿美元估值的大生意?两个素未谋面的三十几岁女人,在相识3个月后就一起开工作室做生意,10年后把生意转手,两人各进账9000万美元! 说的就是美国高级动感飞轮健身房SoulCycle的两位创办人 Julie Rice及Elizabeth Cutler。创业初期,她俩都初为人母,家有年幼小孩,还双双被老公看贬一定会失败。 但是这对黄金搭挡凭着对健身用户需求的了解,打造了令健身者为之着迷的独特动感氛围,再加上高端的市场品牌定位,令SoulCycle获得巨大的成功。   ■Elizabeth Cutler(左)与Julie Rice。 在美国,健身行业市值超过320亿美元,说明了愿意付费上健身房的消费者大有人在,然而市场的竞争却也十分剧烈,所以谁能为用户带来不一样体验,谁就更容易掳走健身热爱者的芳心。 一般健身中心传统商业模式都是采取会员制,简单而粗暴的方式就是刷了会员信用卡以后,暗地里期盼会员最好不要经常来,那么健身中心就不显得拥挤,同时可以招收更多会员,财源继续滚滚来。 创业点子 被人泼尽冷水 时间回到2006年,Julie及Elizabeth还未认识对方的时候,Julie任职于明星经纪人公司,而Elizabeth则是一位房地产经纪,居住在纽约的两个陌生人却有着共同爱好,就是上健身房。但是试遍了纽约的健身房,两人都觉得未找到能让自己满意的中心。 此外,经历结婚产子的人生新阶段,两人心中都有一把火,觉得好像应该做点什么事。最巧的是,两人都各别向身边的人透露过想开设一间“有灵魂”的健身车工作室。 ■Elizabeth Cutler Elizabeth友人就劝她,健身车运动在90年代的确掀起热潮,但到了2005年热潮已过,加上大部份健身中心都有健身车课,谁会付费只上有健身车的中心? 但Elizabeth却认为,尽管市面上不乏健身车课,但都是包在会员费里附送的,首先送的东西会让觉得没有价值;再来,现有的健身车课都无法打造独特的用户体验。 Julie的丈夫更万分叮嘱她,别在朋友面前提起创办健身车中心的点子,免得惹笑话了! ■ Julie Rice 一次,在共同友人Ruth...
Paul English 把“简单”做到极致,容易吗?

Paul English 把“简单”做到极致,容易吗?

老板们,你创业的目的是什么?相信很多老板会答:为了赚钱! 但是当你赚了很多钱,会把钱大手笔捐出去吗? 他是连续创业者,曾经创办了8家公司,也把其中3 家企业成功以高价脱售,但他把钱都捐了出去,还成立了3间慈善机构及发起其他公益活动。 他,就是旅游搜索引擎Kayak的联合创办人Paul English。难道赚钱只是他的兴趣?又或者他只是享受创业过程带来的满足感? 随便在互联网搜索“Paul English”的资料,你会被他曾创办过的公司吓傻眼,包括Kayak(后来获Priceline以18亿美元收购)、客服公司GetHuman、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公司Boston Light(之后以3350万美元脱售给Intuit)、防垃圾邮件软体公司Intermute(后来由Trend Micro以1500万美元收购)、旅游业SaaS公司Lola.com ,及播客应用程式 Moonbeam。 而最神奇的是,Paul现今是一名Uber司机! 这到底是什么人设? 金钱不是他最大推动力 1963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劳动阶级家庭的Paul,共有7兄弟姐妹,小时候家境不好,使他很小就开始懂得生存之道。天资聪敏的他,从高中就开始创业,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了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也是在大学这段时期,让他脑洞大开,确认自己在编程方面的天赋。 自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多个不同领域的公司工作,目的就是希望掌握及熟悉不同行业的运作模式。 尽管Paul热爱追求事业,但金钱却不是他的最大推动力,更多时候他是享受成功克服挑战的成就感。 他先加入一间叫Interleaf的公司,以程序设计员(Programmer)展开他的事业生涯,才华洋溢的Paul从低层做起,最后获擢升为市场营销副总裁。 在Interleaf的经历让他学会如何好好营销软件,同时也结织了工作上的好伙伴Bill O’Donnell及Paul Schwank等人,后来成为他创办公司时的好助手。 在Interleaf工作4年后,Paul决定在他29岁那年,行使了股票认购权获得100万美元,成为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到了30多岁时,Paul加入一间互联网公司NetCentric,但与新老板的合作却不愉快。 由于早期生活紧张及精神压力甚大,使他患了忧郁症,他自二十多岁开始断断续续服药,在过后的15年他一直跟忧郁症搏斗,终于在40岁之前战胜,不再依赖药物控制病情。 战胜忧郁症...
5个大男生 玩出3000万年收入

5个大男生 玩出3000万年收入

有一句骂人的话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是美国却有5位四肢发达又好玩的大男生,头脑一点都不简单,还玩出了3000万年收入的网红事业! 说的正是当今Youtube里最多订户的顶级体育频道Dude Perfect。 故事要从2009年某个无聊的午后说起,5个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的运动狂热份子Tyler Toney、Garrett Hilbert、Cody Jones及一对孪生兄弟Cory与Coby Cotton在打篮球,一伙人起哄,心血来潮打赌一份三明治,看Tyler能否从大学体育场第三层看台上,把篮球投进体育场跑道上的篮框。 就在第20次投篮时,Tyler抛下堪称“史上最遥远距离进球”,篮球在空中飞行3.9秒,最终精准穿过体育场跑道上的篮框中心,进球了! 这一球虽然让Garrett输了一份三明治给胡子,但这一球却也开启了这5个好玩大男生变成网红的旅程。当时谁又会料到,他们会红足12年,订户从零到5700万人,还创下134亿累计观看次数! 5个运动狂热份子 当大部份男生在课余时间去把妹搞派对时,这群大男生都爱聚在一起打球。 简单来说,Dude Perfect是一个主攻一系列体育花式技巧视频为主的团队,之所以会取名Dude Perfect,是因为这群大男生在打球时,一旦有人进球第一句都会说:Dude,perfect!,中文大概就是“兄弟,好球!”这样的意思。 Dude Perfect成員包括: Tyler Toney: 绰号“胡子”的他,是负责大部份高难度动作的灵魂人物,他常常站在C位(正中位),是幕前的“队长”角色,所以也最抢眼;Dude Perfect大部份影片都是由他发表前言及结尾。 Garrett Hilbert: 因为经常以紫色衣服出现荧幕前,所以被粉丝称为“紫衣人”。 Cody...
【越野跑鞋之神】Wayne Edy 定位决定地位

【越野跑鞋之神】Wayne Edy 定位决定地位

企业界有句劝谏说“Don't fall in love with your business”(千万别爱上你的生意),但身为创办人,到底是否该爱上你的企业? 本期“企动人心”的主人公Wayne Edy,一手创办全球知名轻量化越野跑鞋品牌inov-8,但却因为公司亟需资金而引进投资者,眼看自己的股权与话语权日渐式微后,又以巨款全额回购股份。 深耕鞋业超过40年的Wayne,不但爱上他的企业,而且还到达深不可测、无可救药的地步! inov-8是一个年销1000万美元运动鞋子及服饰的品牌,Wayne对公司主导权失而复得后,矢言要把品牌承诺做到更彻底。 16岁结鞋缘 出生于津巴布韦的Wayne,在英格兰北部威尔士长大,攀山涉足等户外活动是他原生家庭的例常活动,使Wayne从小就爱上户外活动。 16岁完成学业后,Wayne通过学徒计划进入一家制鞋公司,从而开始了他离不开鞋子的一生。 在学徒生涯中,Wayne有机会在公司各部门学习,在不同环节上累积经验,从制造不同类型的鞋子,到采购、市场行销、品牌宣传甚至零售管理,让他在方方面面都不断加强,成为更全面的鞋子专家。 到了20多岁,他离开旧东家迁至英国后,曾在一家户外服饰公司工作,不久后他自立门户,开设鞋业顾问公司。此时的Wayne,其实是在做好准备等待一个机会来临,把自己的所有专长发挥出来。 热爱户外活动让他更能从客户体验的角度去设计产品,包括如何制造出轻盈、防水、防滑鞋子,以应付多变的气候。 思路决定出路 全球运动鞋市值3655亿美元,品牌接近200个,要在这个市场占一席位并不容易,而且市场竞争已经如此剧烈,如何在这片红海中杀出重围? 2003年,已经40岁的Wayne决定创立一个攀山运动鞋(mountain athletic)品牌,因为在越野跑鞋这个细分市场上,未有知名品牌称霸,属于蓝海市场。 他把包括养老金的逾10万美元毕生储蓄拿出来创业,成立inov-8。为了创业,连养老金都拿了出来,Wayne当然也会感到焦虑,但他也觉得属于自己的时机到了。 既然是细分的市场,那当然也是小众市场,在英国大约只有5000至6000名登山运动者,尽管市场小,但却也是更容易对这个群体展开集中营销攻势,比如此受众群都爱订阅某某杂志、参加类似的比赛及都活跃于在同一社区。 在Wayne这位鞋匠的巧手下,inov-8成为英国轻量化越野跑鞋品牌,主打产品the MUDROC...
20年心血 换亿万身家,高龄创业 匠心经营

20年心血 换亿万身家,高龄创业 匠心经营

我们都很羡慕那些一夜爆富或者突然发财的人,但成功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天天坐着等榴梿跌的人,是不可能会突然咸鱼翻生!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位40 岁为理想出发而创业的故事,主人公就是Lynda.com的创办人Lynda Weinman,她的企业在她60岁那年,以15 亿美元天价脱售给LinkedIn。 从兴趣到变成一门生意 许多企业家的历路,基本上都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对某样东西或事物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Hobbyist);然后就是针对这件热衷的事,解决面对问题并做到最极致的匠人(Tinkerer);最后如果这个解决方法衍生成为帮助大部份人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他就会进阶成为企业家(Entrepreneur)。 全球第一台Apple Mac电脑于1984年推出,这让身为工程设计课程导师的Lynda深深迷上,觉得这个“玩具”太有趣了,还用来钻研网页图形(web graphics)。 出于自己是“果粉”(苹果粉丝),Lynda积累了很多心得与经验可分享,加上市面上网络编程书几乎全部都面向HTML程序员的,她毛遂自荐向出版商出版网页图形的书,唯却没获得赏识。 于是Lynda开始在杂志专栏上,连载刊际网络图形设计。 在此期间,Lynda收到一位专栏读者的来信,该位名叫Debbie的读者披露自己有一个网站叫debbie.com。这启发了 Lynda,可以设立自己的网站来供做网页设计教材,并以35 美元注册了 Lynda.com 域名。 Lynda后来与另一出版商合作,出版了网页图形设计界的第一本著作《Designing Web Graphics》,一推出即大卖,成为了畅销书。书中她皆以Lynda.com做为解说范例,于是著作大卖之余,也让Lynda.com博得许多免费宣传。 “地利”和“人和”有了以后,到了1995年,把完全沒有经商经验的Lynda推向创业的“天时”也到了,她和第二任丈夫 Bruce Heavin,以2万美元创始资金正式注册公司。 一个导师,一个设计师,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事业。 精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