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Email 已经OUT了?其实OUT的是你!

你以为Email 已经OUT了?其实OUT的是你!

全世界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简称电邮)于1965年被研发,到了1978年电邮有所突破,开始构建系统;直至1991年搭上互联网的东风,电邮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尤其在商业用途上,所有人的名片从原本只有电话号码,都纷纷加上了个电邮地址,电邮也逐渐成为营销工具之一。 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社交媒体陆续崛起到全盘盛开,于是很多人说“电邮过时了”,因为电邮的开启率偏低 ! 若从全球第一封电邮算起,已经“56岁”的电邮好像也正迈向退休阶段。 随着社媒提供更快速、便捷的用户体验,使人们都把更多时间花在社媒;眼球在哪里,商机就在哪里,近几年面子书及谷歌广告更是渗透全球。 当大家都认为电邮“时日无多”时,有一家公司,靠着它的电邮营销系统服务,一年赚了8亿美元。 它,就是许多中小型企业都非常熟悉的MailChimp。 扭转人生的一句话 MailChimp的创办人之一Ben Chestnut,自小热爱汽车,修读工业设计的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位汽车设计师。 但在实习时期却遇到一位前辈,一语道破他在汽车设计方面的天份不足,还建议他可以去注意一个叫“网页设计”的新兴玩意。就这么一句话,扭转了Ben后来的人生际遇。 毕业后,Ben在Cox 媒体集团工作,负责跟MP3 相关的项目。2000年科网泡沫爆发后,Ben被解雇并获得一笔遣散费。 2001年,机缘巧合下,Ben与另一位创办人Mark Armstrong设立了一家公司叫Rocket Science Group,后来Dan Kurzius加入,三人一起经营公司,业务是帮企业设计网页。 Dan曾当过唱片骑师(DJ)及房地产仲介商,前期事业发展都不太顺遂,直到后来加入Rocket Science Group。但这个三剑侠组合没有持续太久,Mark后来因个人理由而退出。 尽管Rocket Science...
茶商姐弟【卖茶】卖出新境界

茶商姐弟【卖茶】卖出新境界

我们常说“ 茶酒不分家”,因为茶与酒都是关乎灵魂,直指人心;茶事、酒事虽小,却事事都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而茶杯、酒杯,杯杯都是人生。 本期“企动人心”不跟你聊酒,先来说说茶的故事。 茶,是除了水以外,全球最多人喝的饮料。在美国,茶市场规模从1990年代的20亿美元,不断扩大到现今的130亿美元。 而茶的故乡---中国,茶行业更是风起云涌,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等于逾600亿美元。 我有茶,你有故事吗? 今天的两位主角是一对“茶商姐弟”创业故事。他们卖的茶更是新兴的有机茶,而且每年销售额2000万美元! 艺术家搞生意? 有机茶饮料帝国Numi Organic Tea的故事,要从这对美国籍伊拉克裔姐弟讲起,姐姐Reem Hassani和弟弟Ahmed Rahim,两人在20多岁时都各别往艺术方面发展。 Reem在完成了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后,往意大利学习素描和油画,后来在约翰肯尼迪大学进修艺术硕士学位。 Ahmed在纽约学习戏剧和心理学,后来成为一名照片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游历欧洲各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还曾在布拉格、伦敦、巴黎开过茶馆。 两人前期的经历看起来跟做生意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很难想像两个文艺人,在20年后竟是年营业额上千万的企业家。 但也正是Reem后期进修艺术硕士,丰富她对产品外观及包装设计灵感,而Ahmed在欧洲开茶馆的经历,孕育了他对混合茶的热爱。 童年古早味变成一门生意? 1999年,姐弟俩兴起一个念头,就是把幼年在家乡伊拉克喝的青柠茶,带进美国市场,公司取名Numi Organic Tea因为“Numi”正是青柠干在阿拉伯语的意思。 把自己的童年古早味变成一门生意,其实是很冒险的事,而且还要在异乡(美国)推广伊拉克的古早味,看起来更是一项超级任务了。 到底Numi 有机茶有何迷人之处让美国人也爱上?两个文艺姐弟转换跑道去创业,注定会遇到什么挑战?背后又有什么动人故事?Numi 有机茶的成功方程式,到底是什么?...
化愤怒为创造力 Sandy Lerner勇者无惧

化愤怒为创造力 Sandy Lerner勇者无惧

有句广东话说:“心口挂个‘勇’字”,这句话用来形容电脑硬件巨头思科(Cisco)及前卫风格彩妆品牌 Urban Decay的创始人 Sandy Lerner,最合适不过。 从“网络路由器”到“化妆品”,这位个性坚强又有点反叛的御姐,都把自己的 “愤怒”化为创业的动力。 她被自己一手创办的思科赶了出来,不但失业还失婚,在这段人生低潮期的荒野岁月,她没有一蹶不起,反而成功逆袭迎来第二人生,创办了Urban Decay,后来还以高价卖了给奢侈品品牌集团LVMH。 这位神奇女侠,到底是哪来的勇者精神与魄力? 来自单亲家庭爱务农 出生于1955年的Sandy,因父母离异,所以由阿姨带大。由于成长时期是在农场附近长大,使她从小就很喜欢务农的生活,也干起很多粗活。 80 年代,在史丹佛大学进修统计与电脑硕士的Sandy,结识许多对科技研究十分热爱的朋友,包括她后来的生意合伙人兼丈夫 Leonard Bosack。 在互联网如此普遍的现今,我们很难想像在80 年代时电脑与电脑之间是无法沟通,放在今时今日,无法连接网络的电脑基本是无处可用。 当时史丹佛大学内的5000多台电脑,都是没有连结网络的,院方一直想研发让电脑互相连结的网络,碰巧Sandy及Leonard与一班志同道合朋友的校外组织ARPANET 研发了电脑网络,于是就提呈了他们的设计成果给史丹佛大学。 Sandy及Leonard于1980 年结婚,隔年毕业后两人在史丹佛大学里任职。 因工作需要涉及电脑通信,两人研创了最早的通讯方案。本着“科技造福生活”的理想,Sandy及Leonard认为,所研发出来的网络系统应该推广去给更多人使用,包括把技术注册后出售给企业,以让更多人受惠。 但是卡在该技术是由公共领域ARPANET支援经费,所以无法注册申请专利,这让Sandy感到不满及愤怒的。 此外,Sandy及Leonard认为让电脑连接起来是站在技术风口上的大趋势,于是两人毅然放弃优职高薪的教学生活,决定创业开设一家“让电脑沟通起来”的公司。...
疫情逼出新食尚 不冒险等于白走一趟

疫情逼出新食尚 不冒险等于白走一趟

14岁辍学、15岁离家、18岁当爸、24岁获得米其林头衔、35岁成为纽约市顶尖餐厅的老板……45岁的今天,他还自我挑战要把三星级米其林餐厅,转为全素食! 他的经历,根本就是好莱坞电影编剧的好题材。他,就是纽约市顶尖餐厅Eleven Madison Park的CEO兼主厨Daniel Humm。 2020年3月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他的餐厅从“一桌难求”到封馆15个月,他面临破产危机、被迫遣散员工、好友染疫离世…… 但是Daniel并没有被这些打击打倒,反而负负得正,在封馆的两周后就发动粮供厨房(commissary kitchen),前后制作了100万份膳食派发给受疫情所困的人。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Helen Keller的名言“Life  is either a  daring adventure or nothing at all”,Daniel把此话奉为一生座右铭,深信“生命要勇于冒险,不然等于白走一趟”! 不该活在别人的定义 出生于瑞士的Daniel,自小便很有自己的看法。有一次在学校上美术课,老师叫同学们在画纸上画一间屋子,但是Daniel告诉美术老师画纸不够画一间屋子。老师却回答说,不会给他大一点的纸,还责问他为何不能像其他同学般听从指示完成功课? 于是Daniel在桌子上画了一个比画纸大4倍的屋子,此举激怒了美术老师,命令Daniel马上回家。他还因为此事被安排去见治疗师。 但未料到遇见这位治疗师,却是Daniel人生里其中一件最有收获的事。 治疗师听了Daniel在美术课遇到的事后,带他到文具店买材料,结果两人画了一间12尺屋子! 治疗师还告诉Daniel,不要让别人定义自己。自此Daniel更加笃定了不应该活在别人定义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