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以来每一季都赚钱,Michael Dell是如何做到的?

40年以来每一季都赚钱,Michael Dell是如何做到的?

1984年,美国德州的一间大学宿舍里,19岁的Michael Dell 正在拆开电脑,边改装边思考:如果把这些零件组合起来,再直接卖给用户,会不会是一门生意? 他当时只有1000美元启动资金。没人想到,这个宿舍里的小副业,16年后竟然冲上253亿美元年营收,成为全球最赚钱的PC品牌之一。 但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并不是Dell的崛起,而是2012年之后的那段低谷。当全世界都说“Dell已死”时,Michael Dell偏偏不认命,反手上演了一场史诗级逆转。 从成立第一天起 一直保持盈利! 很多创业故事都有“烧钱换规模”的情节,但Dell不一样。自成立第一天起,公司就保持季度盈利。 1984年,公司第一年收入就达到600万美元;1988年,营收突破2.58亿美元;1992年,年营收首次跨过20亿美元,年仅27岁的Michael Dell登上《财富500强》CEO榜;到了1999年,公司营收更是冲到253亿美元。 这种增长速度,几乎是“开挂”般的存在。Dell的秘密武器,就是当年独创的直销模式。客户可以在电话或网站上下单,Dell才组装生产。既能省掉库存,也让客户享受到“量身定做”的体验。 库存风险降到最低,资金周转效率拉到最高,这套打法在90年代的PC市场,简直无往不利。Dell就像一台停不下来的引擎,源源不断制造利润。 PC退潮:从神坛跌落 但辉煌并非永恒。进入2010年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逐渐取代PC。苹果、三星、华为崛起,消费者的注意力彻底转移。到2012年,华尔街分析师几乎一致判定:“Dell的时代结束了。” 当时的情况极度悲观:PC需求持续下降,营收停滞不前,直销模式失去优势,股价一落千丈。市场甚至有人说,Dell将会步上柯达和诺基亚的后尘,被时代淘汰。 对于任何创办人来说,这是“套现离场”的好时机,尤其是当年Dell已经赚过一大轮。但Michael Dell没有选择放弃,他选择的是孤注一掷。 史诗级豪赌:249亿美元私有化 + 670亿美元并购 2013年,Michael Dell携手私募基金Silver Lake,以249亿美元把Dell从股市退市,重新掌握公司绝对控制权。这一步,当时被媒体形容为“体面撤退”。毕竟,谁会愿意在夕阳产业里继续烧钱? 然而,接下来的动作,让所有人跌破眼镜。2016年,Dell斥资670亿美元收购EMC。这是当时全球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