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硅谷神话模式 Atlassian盈利才是王道

有一间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估值却高达630亿美元;从不靠销售人员拼业绩,但年度营业额竟多达16亿美元! 今天“企动人心”要分享的故事是关于两个澳洲小伙子麦克坎农布鲁克斯( Mike Cannon Brookes)与斯科特法科(Scott Farquhar)的创业故事。 Mike与Scott联合创立的Atlassian,被形容为“没人认识的科技巨霸”,也是澳洲的第一家独角兽。 或许你会说“科技公司夸大的估值,不就是靠资本家追捧出来的吗?公司根本没在赚钱!” 但是,这个刻板说法并无法强加予Atlassian身上,因为它是一家实实在在、持续有获利的科技独角兽,这打破了硅谷由资本驱动成长的创业模式。 到底Mike与Scott有什么独门秘方打破硅谷神话,成功让Atlassian在南半球独霸一方? Mike与Scott 独出己见 ■左起Scott Farquhar与Mike Cannon Brookes。 关于Atlassian的故事,要从2001年说起,当时22岁的Mike与Scott,是在新南威尔士州大学一项带薪实习奖学金计划中认识,彼此的创业理念很相似。 他们希望开发一系列帮助企业部门、电脑程序员及软件开发商使用的协同工具。 两个充满抱负又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就这样以50:50平权股份制,于2002年创立了公司,两人是联合创始人,也是公司的共同执行长。 由于科网泡沫爆发后,科技公司当时很难寻获资金,所以Mike与Scott是以一张1万澳元信用卡的额度充当创业资本。 Atlassian设计产品的理念就是“简单好用又有趣”,旗下四大王牌产品为Jira、Confluence、Bitbucket 及Trello,产品之间具有强大的协同功用,这使得用户的对产品的依赖度及黏性更强。 属于软件即服务 (SaaS)产业的Atlassian,用户都是重度知识工作者,非常倚重于项目管理、协同办公及代码共享,所以对产品的要求非常高。 在创业首两年,Mike与Scott仅领取300澳元的周薪,以便把公司的整体营运成本维持在低水平。两人几乎大部份时间都在工作,然后到了下午6点小酌几杯后,又继续回公司埋头苦干。...
如何从无名小辈变成荣华富贵?

如何从无名小辈变成荣华富贵?

Patreon 打造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爱的供养、打赏制……这些名词对你来说可能觉得很陌生,但却是粉丝众筹平台Patreon里的关键词。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机会突然爆红,“1年前无名小辈,1年后荣华富贵”,这些例子的确不少,但网红、Youtuber、创作人找钱真的那么简单吗?有多少网红表面光鲜,但其实连每个月的银行贷款都没办法按时付款?2013年,美国音乐人兼Youtuber 杰克康特(Jack Conte)正是面对了这个困境。血淋淋的事实就是,创作人精心制作内容,粉丝也很喜欢,但科技平台拿走大部份的经济收入,最后分给创作人的钱少得可怜。 平台是吸血鬼 在串流音乐平台Spotify出现以前,Jack经常在苹果iTunes发售歌曲,高峰期年收入可达40万美元,让他得以维持生活素质的同时,也继续创作更多好音乐。但随着Spotify于2011年出现后,改变听音乐的方式,人们转向每月付费给Spotify,而不再在iTunes购买歌曲,但Spotify最终只付了很少钱给歌手。另厢,Jack在YouTube的粉丝量众多,某次女友Nataly Dawn (现为妻子) 翻唱歌手碧昂丝(Beyonce)《Single Ladies》,音乐视频很受欢迎。这个视频花了1万美元制作,他的银行存款因这笔开销已几乎降至零,视频的观看次数也破了百万,但令Jack大跌眼镜的是这支视频获得的广告收入净分只有区区100美元!收获与付出严重不成正比,让Jack意识到根本无法靠这样发布音乐的方式来维持生活。同时,Jack也获悉另一位音乐人朋友Lauren O’Connell把专辑发布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还筹得了12万美元资金。这触发了Jack的灵感,希望设立一个专为创作人而设的众筹平台,解决音乐发布渠道对创作人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创新打赏方式 做为第一步,他找来大学室友任森(译音,原名Sam Yam),邀请对方与他一起合作开发Patreon 。Sam在大学主修电脑学,毕业后曾参与创立几个初创企业,两人一拍即合,由Jack担任总执行长(CEO),Sam则是总科技长(CTO)。Patreon 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连接创作人和粉丝的平台。与单纯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不同的是,创作人不只受限于一次过筹款,而是每个月都会收到粉丝固定数额的“打赏”,或也称“赞助”。Jack认为,单次的筹款无法解决创作人每月付不到生活账单的困境,因此Patreon的作用不只是众筹,而是要协助创作人获得持续及经常性的收入,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造血。Sam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平台建好;2013年5月Patreon平台正式开跑,初期只有3位创作人,就是Jack本人、女友Nataly Dawn及Lauren O’Connell。Patreon平台里初期的创作人是以YouTube视频创作人和网络漫画家居多,后来越来越多创作人加入后,所涵盖的种类开始百花齐放,例如包括手工DIY、摄影、游戏、漫画、动画、舞蹈戏剧、播客、插画、写作等。 300万粉丝群 Patreon商业模式主要从粉丝的打赏(即赞助金)中抽成为主要收入,5%是平台费,另5%是缴付收续费,意思是在10万美元的赞助额中,落入Patreon口袋的数额只是5000美元,其余皆归创作人。据网络上的资料,在Patreon平台的粉丝(赞助者)超过300万人,而创作人人数也超过20万。询及两位创始人是否有设定盈利目标时,Jack表示,建立Patreon的初衷为了帮助更多创作人,这理念也获得许多创作人赞同及支持,两人在草创时期未认真规划这盘生意的可行性。但是如果为了达到盈利目标而抽取不合理的份额,那就跟现有的其他大平台一样,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当Patreon平台做大,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在第一次融资中,公司估值600万美元,融资额达210万美元。获得资金后,该公司也开始扩大团队,加大推广力度。 Jack说,自己一直都只想做音乐人,没想到最后成为了CEO。Jack本人的Patreon个人账号也达到每月5000美元收入,年收入可达10万美元。再合拍的合伙人也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包括Jack及Sam,两人曾因为在制定平台的内容政策而无法达到共识,因为内容政策的存在就是要创作人遵守,这也意味着某程度上限制了内容自由发挥程度。但是这场分歧,也在两人深度且理性讨论后获得了解决。 赞助金翻倍增 对于Patreon平台角色,Jack及Sam很清楚平台是为了协助创作人的作品收入得到合理的分配,但必须了解该平台是无法控制有关作品或者视频被观看的“需求量”,因为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创作人的作品是否获得更多粉丝的喜爱与打赏。该平台上有些很成功的创作人,年收入破百万。从2013年成立至今,虽然Patreon未达到盈利,但业务及财务发展都很健康,赞助金的数额翻倍成长,每名粉丝每月平均赞助额超过12美元,40%粉丝源自非美国区。2020年发生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反而推动Patreon的粉丝及创作人人数增长。该平台核心用户是每月收入1000美元以上的创作人,虽然只有3%创作人是核心用户,但却占了平台总收入的70%。Patreon更大的价值体现,是成为创作人及粉丝之间的桥梁。除了在该平台获得稳定经常性收入,创作人也可在Patreon与粉丝互动,包括私聊等,增加粉丝忠诚度(stickiness)。据网络资料,Patreon于2020年底经手的赞助费总额超过10亿美元,比较2019年增加逾倍。 12亿独角兽...
合伙人決裂!谁笑到最后?

合伙人決裂!谁笑到最后?

一个反叛青年,加上一个绿色运动家,两个人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这就是谢菲荷伦德(Jeffrey Hollender)及亚伦纽曼(Alan Newman)的故事,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做生意,抱着拯救地球的环保使命,成立家居用品公司净七代(Seventh Generation)。 故事精彩在于两人后来因理念分歧而闹翻,先是Alan被以Jeffrey为主的董事局踢出局,后来又轮到Jeffrey被踢出局,两位联合创始人都先后“没戏了”,到底当中发生了什么事? 是叛青不适合做生意吗?还是“绿色”与“企业”本就相冲?抑或两位合伙人没搞懂股权的艺术? “企动人心”今日带大家走进净七代的故事,从他们的经历中有所启发及学习。 厌倦朴实无华 且枯燥 出生于1954年的Jeffrey,虽然成长于纽约的富裕家庭,但他觉得自己天生就不属于精英阶层生活的人。高中未毕业他就辍学离家,把老爸都快气死了。后来虽然回家完成高中,但大学念到一半又再度辍学。 在创办净七代以前,Jeffrey于1976年在加拿大多伦多设立一间学社“Skills Exchange of Toronto”,以可负担的学费提供短期课程,学员趁晚上或周末上课,课程包括摄影、烹饪、保健疗法,甚至是“调情艺术”此类的创新内容。 1979年,华纳通讯(Warner Communications)以200万美元收购“Skills Exchange of Toronto”,也聘请Jeffrey成为旗下子公司的总裁。 尽管年纪轻轻就是大企业高层,但个性叛逆又固执的他,最爱排斥主流,觉得这样的生活“朴实无华且枯燥”,于是在1987年毅然辞职。 反叛青年的绿色传奇 至于1946年出生于纽约长岛市的Alan,1970年迁至佛蒙特州,企业经营经验始于1983年他协助友人Will Raap创办Gardener’s Supply...
小资女变内衣女王    姐姐的8个本色!

小资女变内衣女王 姐姐的8个本色!

不必是富二代、不必是天才、不必有很多资金也可以创业?可能吗? 很多人总把创业想成很难的事,而且总会找很多借口来拖延创业计划;今天“企动人心”要分享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和成功都只需要两个字,就是:决心。 故事主人翁就是美国束身内衣第一品牌Spanx创始人莎拉·布蕾克莉(Sara Blakely),从一个普通的小资女成为内衣女王,她当初只用了5,000美元储蓄踏出第一步,而且在创业初期她并没有辞职,白天打工卖传真机,晚上又忙着“密谋”内衣事业。 她于1998年创业,2年后才辞掉正职,全面投入自己的公司,之后两周她上了奥普拉秀节目,2012年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人物,是榜上内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富豪! 当初因为一个简单小创意,把无足裤袜变成亿万生意,这位“乘风破浪的姐姐”,有8个本色值得我们学习。 一、积极向上的姐姐 1971年 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Sara,从小就有经商头脑,比如万圣节在家里盖起一间鬼屋,邻里的小孩想进鬼屋就要付费买门票。Sara的志愿是当一名律师,因为爸爸是一位法院律师。这位律师爸爸教育小孩的方式也很特别,受励志大师韦恩 戴尔(Wayne Dyer)影响,他从小就教会Sara,失败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力量。 父亲每天都会问Sara,今天有做错什么事吗?如果答案是没有,父亲反而会失望,因为那表示Sara没去尝试,自然就没有失败。这种逆向思维让Sara明白,失败并不可怕,没去尝试反而失去发掘自己潜能的机会,那才可怕! 当别的女孩在中学时期看着情情爱爱的书籍时,Sara在16岁的时候已经在看励志书籍。 19岁那年,Sara的生意头脑又动了起来,她在克利尔沃特海滩希尔顿(Hilton Clearwater )酒店设立媬姆业务,为来渡假的富人看顾小孩。可惜这次的创业因为经验不足而倒闭,草草结业。 大学毕业后,Sara原想继承父亲衣钵当律师,但她两度在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都铩羽而归,使她非常气馁,不断反问自己是否“进错摄影棚、演错电影”,后来也唯有放弃当律师的志愿。 由于急着找工,Sara在迪士尼游乐园找到一份无聊差事,穿着米老鼠头饰在炎炎夏日走来走去,目的就是吸引人流去迪士尼内的第二座主题公园爱波卡特中心(Epcot Center)。 这份差事没做多久,Sara就辞识了,后来在办公室用品公司Danka找到工作,就是推销传真机。 二、雷厉风行的姐姐 1993年,22岁的Sara加入Danka,在7年销售员的生涯里,她学会习惯面对别人对她说“ 不”。她打了无数的推销冷电话(Cold Call),学会如何应对顾客的拒绝,以及如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有一次为了说服一间蔬果店老板买传真机,她找来街角另一间店,问对方是否愿意拉电线给蔬果店,因为蔬果店老板拒绝买传真机的理由是没有电源插座。这样冲着去解决问题,蔬果店老板当然买了传真机,这也是Sara在Danka做成的第一单生意。 销售传真机的工作压力很大,因为每个月都要达到许多业绩目标,但这些磨练也让Sara领会到,销售是自己擅长的事。她也立下决心,未来一定要销售自己的产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个理想会时刻记录在笔记本提醒自己,更不断寻找创业点子及商机。 三、勇于创新的姐姐 在Danka朝九晚五上班的日子里,Sara晚间还会去现场喜剧客串演出。1998年的某一天,她因为想穿一件奶油色的裤子,但却找不到合适的“无痕”内裤搭配,而突发其想把连裤袜剪掉袜子的部份,只留下从腰身到大腿的部份,作为搭配浅色裤子的内裤。 就这么一个生活上的简单小创新,从此改变这位小资女的命运!...
一片煎饼,如何年卖2亿美元?

一片煎饼,如何年卖2亿美元?

企业家们,为了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到底你会坚持多久?3年、5年、10年,还是20年? 今天的“企动人心”故事主角是美国Kodiak Cakes的创办人祖尔克拉克(Joel Clark),他花了超过15年的时间,在经营妈妈独创的健康配方煎饼粉(Pancake mix),途中都充满挫折,数度徘徊倒闭边缘,无计可施之下,他被迫哽咽着向老爸开口借钱渡难关…… 人到中年,他不但没钱,还一屁股债! 祖尔也曾想过放弃把公司卖掉就算,也曾因为生活拮据而去找份正职赚钱养家,但心中一股信念不断将他呼醒,坚持不把这个事业做到成功为止不罢休。 Kodiak Cakes是现今全美国最火红的煎饼粉品牌之一,2020年更因为疫情促使更多人宅在家自制煎饼而销量暴增。从濒临破产,到创下2亿美元销售额,祖尔的人生才从谷底回升。 随便去超市逛一下都会看到许多不同的煎饼粉品牌,为何Kodiak Cakes会爆红?祖尔妈妈秘传的煎饼食谱到底有多好吃?祖尔翻身成功的元素又是什么? 出身摩门教会家庭 关于Kodiak Cakes的故事,要从一辆红色手推车讲起…… 1982年夏天,祖尔8岁那年,向来主张健康饮食的妈妈,想测试她自制的健康配方全麦煎饼粉是否有市场,于是叫祖尔推着家里的红色手推车,向街头巷尾的邻居挨家挨户去兜售,意外地很快就卖光光。 祖尔出生于一个摩门教会家庭里,爸爸在教会里教书,由于传道的时候也需要这样厚着脸皮去叩门,像这样向街坊兜售煎饼粉对祖尔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虽然向街坊测水温的反应很好,可是妈妈觉得每天磨麦太累,所以这个小生意就停止了。 直到1995年,祖尔从澳洲传道回来,他的哥哥乔恩(Jon)已经在经营着销售煎饼粉的生意,为了强调煎饼粉健康及天然成份的形象,乔恩在大哥蒂姆(Tim)建议下用科迪亚棕熊为商标。 乔恩把煎饼粉的食谱简易化成只需要加水和加热,这大大提高了消费者在要食用时的便捷度。 由于从澳洲传道回来的祖尔闲着,所以就被乔恩拉去一起经营煎饼粉的生意。 利用念大学课余时间,祖尔就像小时候一样去逐户推销煎饼粉。有一天意外走进一间礼品店,店员被Kodiak Cakes的名字、商标及包装所吸引,觉得这样的产品会吸引游客购买来当手信。 这个巧遇让祖尔及乔恩萌起拜访更多礼品店,以开拓新销售通路。 没资金、没团队、没专才 于是,没有资金、没有团队、没有专才,Kodiak...

感到疲惫时就要加速!

5000次失败 + 家财散尽 戴森:当你感到疲惫 你更要加速 如果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那么对戴森集团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来说,“不满”乃为“发明之母”。 他从小就喜欢发明及改良产品,把不好用东西改到最好为止。某次他在家里吸尘时,因为不满吸尘机的吸力太弱,之后花了5年时间、失败了5126次,终于在第5127个原型,才把创世纪的戴森吸尘机研发出来。 如果你以为他的人生从此飞黄腾达,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产品研发成功后的10年,都没人跟他买,他想把发明卖给大厂还被笑说是傻子! 一边是继续坚持梦想,另一边是面对现实生活,他被迫抵押房子举债,还需靠妻子养家及抚养3个小孩。 但是坚忍不拔的戴森却说:“当你感到疲惫想要放弃时,也正是别人准备放弃的时候,此时你更应该在加速,那么成功就在不远处。” 正如现今网络潮语说的“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而面对生活一点都不假装,并且还算得上很枯燥的戴森,最终于2020年成为英国首富,个人净资产162亿英镑。 被自己创办的公司赶出來 戴森的创业故事要从他家的后院小屋说起…… 当时戴森仍处在低潮中,因为他刚从自己一手创立的独轮手推车公司Ballbarrow被赶了出来。 在这之前,戴森曾把传统手推车改良成“球推车”,以塑胶制成球状,取代原本的轮子,并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独轮手推车也取得50%市占率。可惜戴森后来发现,独轮手推车的设计版权已被团队偷偷转售,他也因此被董事局开除。 直至某天,他用胡佛牌(Hoover)吸尘机时,发现吸力因集尘袋被堵塞而减弱,此后于1979至1984年期间,他以后院小屋做为工作室,不断发挥小宇宙,终于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无需集尘袋、使用分离式旋风真空技术的吸尘机。 但是戴森的惊世发明并没有得到认同,当他想推荐给英国及其他欧洲市场的现有吸尘机大牌时,不是电话没被接听,就是笑他是傻子。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重大原因,那就是集尘袋的销售额高达5亿美元,试问哪有大厂愿意放弃这么丰厚的大饼? 在他们眼中,戴森更像来打破市场常规的“干扰者”! 当时的戴森财务遇到很大问题,但还是不愿放弃创业,因为他认为他的发明被拒绝并不是产品不好,加上之前自己一些发明的成功经验告诉他,这个点子一定行得通, 有朝一日会成功。 一等就是十年 经营这间公司没赚钱,但却让他学了许多东西,结果这个“ 有朝一日会成功”的确在10年后发生。 1986年,戴森在日本找到授权商,以G-force品牌开始销售他发明的无尘袋吸尘机。日本公司的出现把他从破产边缘救了出来。但是,这只是一个起步,他的野心,不止于此。...

他没钱没经验,却成了亿万富翁!

拒绝面书 苹果 收购 他 开创了云端文件时代 很多人以为创业一定要想出石破天惊的新点子,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但今天“企动人心”要分享的故事却告诉我们,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有优势! 他,就是今年38岁的Dropbox联合创始人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他认为,创业的点子不一定要最新,而是应该“找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来切入。 Dropbox的业务是云端文件储存与分享服务,也推出针对个人及企业的付费方案。公司于2007年创立,至今市值100亿美元,全球注册用户达5亿人,付费用户达1400万人。 德鲁休斯顿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就是他曾经拒绝过面子书马克朱伯克格及苹果企业已故创办人乔布斯的收购献议。 他很年轻创业就旗开得胜,30岁时已经是亿万富豪! 其实Dropbox并不是第一间提供云端文件服务的公司,2006年时矽谷已有许多类似的云端文件服务新创公司,但Dropbox却是第一款不受载具限制、可及时在云端储存档案的应用程式。 Dropbox的出现可谓改变了使用者的操作习性与体验,并开创了一个云端文件时代及战场。 因为拒绝了乔布斯的收购,所以苹果在后来推出了iCloud,尽管是领头羊,Dropbox也面对强大对手Google Drive、iCloud及OneDrive的竞争。 那么多云端文件服务公司,又面对科技巨头的追赶,Dropbox凭什么独占鳌头? 创业萌于一次偶然失误 在揭开迷底前,先说说德鲁休斯顿的创业故事。 2006年底的某个星期六,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系的德鲁休斯顿,从波士顿搭巴士到纽约,想说可以好好利用在车上的3至4小时做些事情。 但打开笔记电脑后,他才发现自己忘了带USB硬碟,所以就无法工作。当时除了懊恼自己的大意以外,他想到这个问题也会同样发生别人身上。 这次偶然的失误,让他萌起要创建一个“随时随地可提取文件的储存处”,于是在波士顿到纽约的路上,他就开始编程。 德鲁休斯顿创立Dropbox的初衷单纯,并未经过太多商业考量,所以不被既有的框架限制思考,反而成了他的优势。 但是,没有资金也没有团队,Dropbox只有他一人。 德鲁休斯顿一直希望获得知名创投公司Y-Combinator的投资,第一次碰钉子以后,第二次终于获得创办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关注,但是条件是要他在两周内找到一名联合创始人,才注入1万5000美元资金。...

Shopify如何把“危”转成“机”?

超级隐形卖货机器 Shopify夹缝中拼出1400亿市值 如果说,马克朱伯克格当初为了泡妞创立了面子书,那市值1400亿美元的Shopify,起源也是因为一段异地恋。 讲起美国的电商,您一定会以为不是亚马逊的天下,就是eBay的地盘;但在亚马逊和eBay夹缝中生存下来的Shopify,其实是一部超级庞大的“隐形卖货机器”! 今天的“企动人心”要分享的是这间作风低调的加拿大独角兽企业,以及其联合创始人托比斯卢特克(Tobias Lutke)的创业故事。 简单来说,Shopify是一家帮用户建立电商网站的公司,它的操作简单并且有许多模板供选择,商户不需懂得任何代码,只需选择自己属意的模板网站就可网上做生意。 德国出生 有阅读障碍 1980年于德国出世的托比斯,自小有阅读障碍症,到了10年级就辍学,加入一个学习编程的学徒项目,这也造就了他喜欢用编程解决所有问题的个性。 关于Shopify的故事,要从一段爱情故事讲起。因为喜欢滑雪,托比斯从德国去到加拿大,也因而结识现任妻子菲奥娜麦基恩(Fiona Mckean)。 2002年,为了让这段异地恋开花结果,托比斯决定到加拿大发展。但是他却拿不到工作准证,得悉唯有自雇才可继续合法工作,他因而阴错阳差创业,成立了一个卖滑雪板的网站,叫Snowdevil。 在要创设Snowdevil时,托比斯研究了许多商业软件后都发现太贵,最惊讶的是即便到了2004年,市面上都还没有一个简易使用建网店的软件。 编程是他的强项,于是他使用开源编程语言Ruby on Rails建立Snowdevil,大概两个月半的时间,网站就顺利启用。 从卖滑雪板到卖软体 本来是卖滑雪板的网店,后来又怎么变成建电商网站呢? 托比斯在受访时曾透露,其实销售滑雪板的生意也经营得很不错,赚幅也相当高,投资很快也回本了。 托比斯也与友人斯科特莱柯(Scott Lake)一起合伙经营Snowdevil,他负责科技,斯科特则是CEO。身为科技人(IT guy)的托比斯,最热衷的事情就是一直研究如何让网店更美、更快、更好。 事情转折点就发生在当Snowdevil网站越来越好用,也越来越多人询问可否把Snowdevil网站软体授权使用,于是托比斯和斯科特就开始思考,到底要继续卖滑雪板还是卖网站软体? 答案很明显!在2005年夏天,托比斯好友丹尼尔魏南德(Dan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