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CEO David Cote:公司没订单 为何我选择不裁员?

金牌CEO David Cote:公司没订单 为何我选择不裁员?

说起霍尼韦尔国际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这家公司,这是一家发源自美国的多元化高科技和制造企业。在全球,霍尼韦尔的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等,市值高达1399亿美元,是全球100大最值钱的公司之一。 但事实上,早在10余年前,霍尼韦尔曾经历一段很长的艰难时期,公司一度没钱出粮。令人惊奇的是,当时的CEO大卫高德(David Cote),却坚持不裁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大卫高德2002年刚加入霍尼韦尔时,公司刚刚走过一段艰难时期。1999年,在与联信公司(Allied Signal)合并后不久,它又并购了一家公司Pittway。3家公司的企业文化难以兼容,导致霍尼韦尔多次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 而且还公布了累计80亿美元的资产减计。 尽管在化工行业屹立100多年,霍尼韦尔却从未正视过环境责任问题。4年的时间里,公司更换了3位CEO,大量管理人员跳槽。由于管理者选择压缩投资来增加利润,公司没有任何新产品储备。 大卫高德说,原本在数年的改革下,公司业绩有所改善。但到了2008年9月,公司业务开始出现逆转。一夜之间,大量订单被取消,也没有新的订单进来。 “形势很快明朗化,美国进入了经济衰退期,而我们作为大型工业企业,将要面临业绩疲软的状况。在我们的业务组合中,仅有防务、航空航天和节能业务状况良好,其他部门均呈下滑趋势。” 人力成本 占公司总成本30-40% 大卫高德说,像霍尼韦尔这样的公司主要有两大成本: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在经济衰退期,原材料成本会随大势下跌。 当订单少了,自然买的原材料也少了。然而,削减人力成本则更为困难。 他指出,在一家工业企业,人力成本通常占到了公司总成本的30%-40%。企业往往会采取“重组”的方式:比如它们会裁掉10%的员工来减支增收,进而让企业发展下去。 “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我们的确也做过重组,但我从不喜欢这种应对危机的方式。因此,我们就必须确保在此期间做出的任何重组决定都是永久性的,并且不会在经济复苏后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反弹。换句话说,这一重组并不仅仅是用于应对危机,更要有利于公司长期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大卫高德:“当我的领导团队开始寻求解决之道时,我们不断思考停薪休假的可行性。传统的思路是,由于停薪休假会给全体员工带来冲击,损害每一个人的士气、忠诚度和留职意向,因此,你最好解雇一小部分工作能力差的人。” 但大卫高德的最终决定不同寻常,而是以停薪休假,取代解雇方案。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会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但总体而言,我们决定采用停薪休假而不是裁员这一做法是成功的。” 裁员隐性代价很大 大卫高德指出,他当时更倾向于停薪休假这一方案,原因主要有几点:多数管理者低估了裁员带来的破坏性。 第一,它会让全公司员工在至少一年的时间里感到震慑。第二,管理者还往往高估了裁员所能节省的成本,误判了形势。 “毕竟无论经济是缓慢回升还是V型复苏,公司若想要为随时可能到来的复苏做好准备,停薪休假正是应对方案之一。” 大卫高德分析,要想理解其中的道理,要先看一下裁员的真正后果。平均每一位被裁掉的员工将获得相当于6个月薪酬的离职金。因此,企业其实需要在6个月之后才能开始省钱。 经济衰退期通常持续12至18个月,在这之后,市场需求增加,显然,公司在大规模裁员后的一年左右又要再次雇人。...
当年的Marvel亏损累累 差点关门大吉                     是他的出现 令公司在3年内转亏为盈!

当年的Marvel亏损累累 差点关门大吉 是他的出现 令公司在3年内转亏为盈!

说到漫威公司(Marvel Comics),相信没有人对这么一家经常“霸屏”的公司感到陌生。 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这家在全球家喻户晓的公司,不仅曾深陷财务困境,更是险些彻底关门大吉。 那漫威后来又是凭什么起死回生,与DC漫画公司(Detective Comics)稳居美国两大漫画巨头呢? 漫威90年代的陨落 成立于1939年的漫威公司,是由出版商马丁·古德曼创立。但真正将漫威发展壮大的是古德曼妻子的表弟——斯坦·李。 他在1941年就加入了公司,并一手缔造了诸如蜘蛛侠、神奇四侠、钢铁侠、雷神索尔等等脍炙人口的角色。 到了90年代,新兴娱乐方式崛起——游戏、电影、互联网等等,漫威所立足的漫画市场一落千丈。 1989年,在华尔街素有名望的富豪Ron Perelman一举将漫威收入囊中,打算好好“包装”,再将其推向资本市场,狠赚一笔。确实如他计划,漫威在1991年成功上市。但是,在不断 “包装”之下,漫威加速驶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由于过分追求高利润,Ron多次给漫画书进行提价,用不同的精美包装和附赠商品拉高售价。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丰厚的收益,但久而久之遭读者唾弃。 再加上1990至1995年之间,漫威进行了多笔所谓的“战略收购”,其中不乏玩具、卡牌以及分销企业等等,大多都是亏本生意,推高了债务水平。 1996年宣告破产 一度无人敢接手 在这般发展思路之下,漫威的“英雄之心”早已不在。令人唏嘘的是,就在上市的这一年,漫威英雄的创作者们如吉姆·李、麦法兰等悉数离开,并自立门户。 最终,公司在1996年底宣布破产。此时,老对手DC曾试图接手,无奈漫威的“巨坑”让其望而止步。 幸运的是,Toy Biz的创始人Isaac Perlmutter凭借其对于公司问题的了解以及对漫威英雄们的巨大价值的认可,奋勇接下了长期亏损和债务缠身的漫威。而由他所领导的新管理层立刻开始对漫威进行止损,剥离了大量不赚钱的业务,最大限度削减成本等等。 这一系列的努力把漫威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他3年内 令漫威转亏为盈 到了1999年,漫威终于迎来了真正的贵人彼得库诺(Peter...
他被誉为酸奶界的乔布斯                                          公司问世10年内  市占率从1%做到 25%!

他被誉为酸奶界的乔布斯  公司问世10年内  市占率从1%做到 25%!

说起亨迪乌鲁卡亚(Hamdi Ulukaya)这个土耳其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但他创办的希腊酸奶品牌Chobani,却是全美最著名的酸奶品牌。 乌鲁卡亚白手起家创造的酸奶品牌Chobani,自第一款酸奶2007年问世以来,在美国立刻掀起一股希腊酸奶热,一直保持余热不减,稳步跃居美国最畅销的酸奶品牌。 国际媒体甚至评价乌鲁卡亚为“酸奶界的乔布斯”,Chobani为“酸奶界的苹果公司”。 Chobani在美国问世10年,市场占有率从1%做到25%,将单品做到极致又成功,乌鲁卡亚作为一个从土耳其来的外来移民,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把家乡的酸奶带进美国 1995年,乌鲁卡亚为了学习英语和就读商学院,从土耳其移民美国。乌鲁卡亚出生于土耳其东部的一个奶制品生产农场家庭,他从小就爱喝酸奶。记忆中,他母亲用自家农场原料做成的酸奶质地浓稠,是他记忆中的味道。 读书期间,他写了一篇制作羊乳酪的论文,获得了一位教授提供的农场工作机会,让他有机会在课余时间做奶酪。1998年,在父亲的激励下,乌鲁卡亚在美国创办了一家专门为餐厅生产奶酪的公司。 由于缺乏从商经验,没背景、没靠山,乌鲁卡亚经历了几年艰难的创业生涯。 2005年,乌鲁卡亚迎来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期。一个偶然的机会,乌鲁卡亚贷款买下了卡夫食品(Kraft Foods)出售的一家酸奶厂,由此进入沉闷已久的酸奶市场。 在美国多年的生活,乌鲁卡亚一直苦恼美国人喝的酸奶又稀又甜,他想家乡的酸奶品质那么好,蛋白质高,含糖量低。 2005年创办酸奶品牌Chobani 具有商业头脑的他知道,如果他做得更好,从产品品质上与竞争品区分开来,击中美国市场用户的痛点,这就是一个利基市场。 为了买下那家工厂,乌鲁卡亚获得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支持的银行贷款。他花了两天时间写商业计划书,提供了个人担保以及购买价格10%的资金。银行和政府提供剩下90%的资金,利率很低,贷款时间是十年。 整个过程花了五个月,2005年8月,Hamdi Ulukaya拿到了工厂的钥匙。 一拿到工厂钥匙,同年乌鲁卡亚在美国立即创办了希腊酸奶品牌Chobani。Chobani这个名字来源于土耳其语和希腊语中的一个常用词,意思是“牧羊人”。 一开始,乌鲁卡亚和6名员工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来研究Chobani食谱。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掌握到希腊酸奶合适的浓缩工艺和正确的配方。由此,天然美味、无添加剂的Chobani酸奶诞生了,如何引爆市场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下一步。 没钱付“进场费”, 乌鲁卡亚如何说服超市接受Chobani进驻? 按照传统商业惯例,进入超市、百货的商品都会被收取“进场费”,而当时负债累累的乌鲁卡亚已不可能支付,可是如果不进入百货店或超市,又打不开销路,怎么办? 乌鲁卡亚一家一家地跑到杂货店洽谈,但屡遭拒绝。在员工几乎不抱任何希望时,终于迎来了转机,shoprite杂货店同意让乌鲁卡亚用酸奶来抵消上架费用。 有了第一步的开始,由于产品受欢迎,很快更多的超市、百货店愿意分销Chobani酸奶产品。 超市货到付款...
他25岁子继父业 成为公司CEO                                 如今生意遍布全球  分行多达11,300家!

他25岁子继父业 成为公司CEO 如今生意遍布全球  分行多达11,300家!

说到Dunkin' Donuts这个甜甜圈品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Dunkin’ Donuts是全世界最大的甜甜圈、咖啡连锁公司,不但一年销售的甜甜圈可以绕地球5.8圈,全球每年每秒能售出47杯咖啡! 回顾1963年,25岁的鲍勃·罗森博格 (Bob Rosenberg)接手父亲威廉.罗森博格(William Rosenberg)传下来的家族企业Universal Food Systems,担任集团CEO。 当时,Universal Food Systems由几家年收入总额2000万美元的小企业组成,其中包括在美国的100家Dunkin' Donuts甜甜圈店,年销售额达1000万美元。   但在大约10年后,由于鲍勃过于雄心勃勃的扩张使公司处于危险之中之后,董事会差点将他赶下台。 所幸鲍勃逐渐成长为领导角色,在他管理Dunkin' Donuts的35年内,集团发展成国际性企业。 1989年底 Dunkin’ Donuts被收购 在1989年底,Dunkin’ Donuts宣布被Allied-Lyons PLC 收购,Allied-Lyons PLC是一家英国大型食品和饮料集团,该公司还持有 Baskin-Robbins。 ...
两人透资信用卡 创业做Gaming电脑                        如今这家公司价值30亿美元!

两人透资信用卡 创业做Gaming电脑 如今这家公司价值30亿美元!

在科幻片风靡一时的90年代,来自美国迈阿密的尼森(Nelson Gonzalez)和几位好友,受到科幻电视剧和电影的影响,打算成立一个与众不同的电脑公司。最后他们将其命名为Alienware。 当时市场上明明不缺乏电脑品牌,为什么他们还要创办一家新型的电脑公司? 联合创办人尼森和亚力士(Alex Aguila)的答案就两个字:游戏。两人都是疯狂的游戏玩家(Gamer),但当时电脑的性能不足以支持尼森所玩的那一类游戏。因此尼森说服亚力士辞掉工作,砸进5000美元。随后两人又透支了信用卡,贷款1.3万美元,就此于1996年创立了这家专自己这种游戏玩家制作定制电脑的公司。 但电竞电脑当时还非常小众,两人也知道自己的产品不会很好卖。他们为自己定下了每月至少50至100台机的销售目标。 尼森:“当时许多人都觉得我们疯了,只有玩家能理解我们。” 幸运的是,游戏玩家的确买他们的账。如今20多年过去,Alienware已经成为世界上识别度最高的电脑品牌之一,这多亏了水冷台式机和高性能笔记本这样的技术创新。 尽管戴尔(Dell)已经在2006年收购了Alienware,但他们依然不忘初心,继续向市场推出设计怪异的小众电脑。 Alienware的由来 在公司名称上面,两人把“外星人”(alien)和“硬件”(hardware)两个单词混合在了一起。尼森希望公司能以字母A打头,因为这样在黄页上的排名能靠前一些。 “公司差点就被叫做AAAlienware了。”Arthur Lewis打趣道。此人也是Gonzalez和Aguila的童年好友,随后成为Alienware的董事长兼总裁。 在1997年,Alienware推出了首款定制台式机——Blade。 出于一时兴起,尼森把这台电脑送到PC Gamer等热门杂志的评测者手里,并获得好于预期的回应。 虽然Alienware的产品需要超过1个月的时间进行定制,平均售价高达4500美元(当时的品牌机平均价格只有600美元),还是有消费者开始购买他们的产品。 2006年 Alienware被Dell收购 到了2005年,Alienware的年销量超过6万台,销售额也达到1.75亿美元。但他们还有更大的梦想。 公司希望进入国际市场,并定下了1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在1年之后,Alienware同意被当时世界最大的电脑厂商戴尔收购。 这两家公司都采用的是直营模式,但戴尔的规模优势让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零部件。这也是Alienware愿意被收购的原因。 但是,有人认为这并不是个好主意。 Voodoo电脑的创始人Rahul Sood把两家公司的集合叫作“Dellienware”,并警告这可能预示着Alienware和超高端游戏市场的渐行渐远。...
百年家族企业第三代继承人 凭什么守住企业 令集团年度Sales达到80亿美元?

百年家族企业第三代继承人 凭什么守住企业 令集团年度Sales达到80亿美元?

作为家族企业的第三代继承人,吉姆.博得(Jim Perdue)原本根本没兴趣继承家族的肉类生产生意。 吉姆.博得家族的肉类生产生意,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始于1920年的博得农场(Perdue Farms),如今已有102年的历史。 作为集团第三代继承人,吉姆.博得最后在1991年挑上公司CEO的重担。在他的领导下,博得农场成长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肉类生产商,年度销售高达80亿美元。 虽说吉姆.博得称得上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他仍是博得农场成长为全国顶级品牌的最大功臣之一。 他在制定领导策略上,是否有什么秘诀呢? 对此,吉姆.博得分享道:"首先我必须坦诚,并非每个人生来都有自信。自信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 吉姆.博得说,是他已故父亲弗兰克.博得(Frank Perdue)给他足够的信心,说服他加入家族这个如今已经营超过100年的鸡肉和火鸡生产生意。 “我们家族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尽管到了现在的第四代、第五代家族成员都有在维持着。那就是大家都会先抽出5年探索别的行业,脱离博得家族的企业。” 吉姆.博得认为这个习俗非常重要,也能借此让成员们更好地探索自我。回归家族企业时,眼界会和最初不再一样。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我只能说,我们经营的生意每天面对的挑战,实在是‘一地鸡毛’。” 吉姆.博得分享说,作为鸡肉和火鸡生产商,公司每天最大的挑战就是患病(新冠肺炎)的员工、鸡肉市场需求时高时低,以及餐馆销量下跌的情况。 “这些都很有挑战性,因为没有所谓的教科书教我们怎么去解决这些一直浮现的新难题。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 在全国拥有2万1000名员工的博得农场,早前在疫情巅峰时期,甚至在工厂安装了有机玻璃分离器,只为更好地识别可能患上新冠肺炎的员工。博得农场还使用接触者追踪来跟踪员工何时何地接触过新冠病毒。最终这个方式非常有效。 企业想要生存 只能不断改变 如今企业营业至今已逾100载,吉姆.博得坦言。虽然公司还是同一家公司,但是运营方式早已更新迭代很多回。 “要想在市场上生存,你必须一直改变。现在的我们和10年、20年前的我们相比,早已远远不一样。与100年前相比更是差天隔地。” 最初的博得农场,只投入有机鸡肉生产。如今还设计猪肉和牛肉加工,因为客户需要更多选择。 早在2015年,吉姆.博得收购了尼曼牧场(Niman Ranch),该牧场以生产不含抗生素的猪肉而闻名。 该公司还涉足替代牛肉、羊肉和鸡蛋市场。 “我们去年推出了Chicken...